在截至2月18已累計創造38.81億元票房的中國科幻大片《流浪地球》中,一萬個巨型行星發動機助推地球向太陽系外遷移,壯觀場景令人嘆為觀止。作為電影核心視覺元素,這1萬臺行星發動機的誕生地,正是青島靈山灣影視產業區東方影都的12號攝影棚。
青島,正像是《流浪地球》尋覓家園的千年征途中,助推其飛離太陽系的第一萬零一臺發動機。這臺蔚為壯觀的“青島發動機”,正不斷集聚更多“火石”,推動區域軟實力核心動能的“撞針”,助推中國科幻大片點燃世界,也照亮青島“世界電影之都”的未來之路。
兩枚重磅“火石”點亮“青島發動機”
2月16日,周六,首批到達青島靈山灣影視產業區東方影都《流浪地球》置景拍攝地的市民探訪者,在工作人員的現場對照講解中,尋到了片中壯觀的巨型發動機的蛛絲馬跡。而令他們更加感到興奮的是,這處隱在深閨人未識的青島電影制作基地,居然擁有如此豪華的世界一流“裝備”,并且環境清幽,空氣清新,儼然一處世外桃園。
截至2月18日,《流浪地球》和《瘋狂的外星人》兩部國產科幻大片票房合計超過58.96億元,作為雙片共同選擇的置景拍攝地,青島,因此成為世界注目的焦點。而青島最近一次因電影蜚聲國際還是在2017年,那一年11月,青島正式成為中國第一個、世界第九個聯合國教科文組織“世界電影之都”。
最優政策“撞針”擊發電影之都磁力效應
“2017年在東方影都開機拍攝的《流浪地球》,使用了園區內8座攝影棚,置景車間加工制作了1萬多件道具,置景延展面積近10萬平方米,相當于14個足球場;運載車、地下城、空間站等都是實景搭建……”《流浪地球》的制片人王鴻,對于青島的這處影視制作基地的一流硬件設施印象極為深刻。她見證了這片電影處女地過去五年的發展變遷。
王鴻回憶,2015年她曾隨《長城》劇組進駐這片區域,當時的東方影都門前,馬路還是一片土路。2017年《流浪地球》來的時候,這里只有一個6000平方米的棚, 2018年劇組第二次再來的時候,有好多攝制組都進來了,人氣就很旺了,產業園區在服務和配套上越來越專業和成熟了?!?
青島靈山灣影視局(籌)副局長趙芳告訴記者,為更好地服務影視產業,西海岸新區在2018年3月設立了靈山灣影視局,對影視企業及劇組實行一站式服務。
據介紹,目前靈山灣影視產業發展專項資金也已全面啟動實施。加之此前實施的“連續5年,每年10億元的影視產業發展專項資金,每部影片最高給予40%的補貼;對于劇本和創意的專項資金扶持;對青島注冊的影視公司的實行稅收連續返還政策……這些先期先行、與世界接軌的優惠扶持政策,如同《流浪地球》結尾處眾人合力推動的巨大“撞針”,擊發電影之都能量火焰噴發,產生巨大的磁力效應。目前園區已累計吸引入駐影視企業突破200家,而王鴻,從2018年年底到今和她的同事們也在不停地回到青島,又在籌拍一部新的“鬼吹燈”系列新片《天星術》。
產業大格局推力將青島送入世界電影重鎮軌道
精心描繪的天際、山際和海岸,是靈山灣影視文化產業區最初的國際一流影視特色灣區建設的風貌定位。打造高品質的環境優勢,也是區域提升軟實力的一項重要內容。
靈山灣影視文化產業區作為青島西海岸新區十大功能區之一,目前已啟動的區域面積達到45平方公里。靈山灣的清華青島藝術與科學創新研究院、影人公寓等配套項目已開工建設;創智產業園正在建設影視后期制作基地;藏馬山影視外景地也將于今年建成啟用,形成“東有靈山灣、西有藏馬山”的雙城聯動影視大格局。
“拍內景有攝影棚、拍外景有藏馬山外景地,就不用再跑其他省市了,大大降低了劇組的成本,未來這里的發展不可限量?!边@是王鴻最愿看到的發展變化。集聚帶動關聯產業發展,形成全產業鏈發展優勢,撬動千億級影視產業市場規模,這也是新區文化軟實力的重要標識。產業大格局的推力正將青島送入世界電影重鎮的發展軌道。